黎塘工业园仍有大量待征收的农田。 (南方周末记者 冯叶/图)
正处于“失落的十年”中的小镇黎塘,迎来了它所渴望的高铁。于是人心思动,政府希望借此“杀出一条血路”,归来的淘金者看到了财富,年轻人们则多了一个选择——留下或是出去。一切如同台湾歌手罗大佑在歌中所唱,“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,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”。 宾阳县,广西首府南宁辖区内的一个卫星城,此时此刻,她正沐浴在高铁开通以来的第一个春运中。即便已经是夜里10点,宾阳高铁站外依旧人车攒动,星星点点的烟头忽明忽暗,守候着当天最后一班归客的涌出。 2014年年底,东起广东广州,西至广西南宁的南广高铁线正式运营,打通了“两广”这条历年春运客流量最大的交通大动脉之一。从广州上车的宾阳人只需花上三个半小时就能返回家乡,时间不及过去乘坐绿皮火车的三分之一。 不过,对宾阳来说,高铁却迟到了一年。 2015年春运,除了宾阳站以外的南广沿线高铁站均已开通,着急的宾阳民众纷纷在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上发问,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困难,高铁站为何迟迟不通车? 多个渠道的官方回复一致,“通行条件已具备,但是因为高铁更名问题尚未得到铁路部门的批复同意,所以车站暂时未能开通”。 在铁道部起初的规划里,宾阳站本叫黎塘西站,与老火车站同名,其地理位置也位于宾阳县下辖的黎塘镇上,距离宾阳县城仍有三十多公里。后来才改为宾阳站。 黎塘镇是桂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,湘桂铁路、南广高速铁路、南柳城际铁路在此交会并设立客运站。多位黎塘镇居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当时“黎塘西站”四个字已经挂上了,又被拆了下来。为此还引发了一个镇与整个县之间的一场口水战:黎塘镇认为,黎塘是广西老牌工业重镇,宾阳县压制了黎塘镇的发展;其他乡镇则认为黎塘镇狂妄自大,得了好处忘了其他人。 站名之争折射出地方对于高铁经济的极度渴求,而高铁这只挥动翅膀穿梭于城际间的蝴蝶,究竟又将怎样牵动这个南方小镇呢?
在广西宾阳县黎塘镇的一个婚礼上,村民对拍摄婚礼的无人机产生了兴趣。 (南方周末记者 冯叶/图) 第二次历史机遇 以“杀出一条血路”的气魄和担当,以“三步并作两步走”的干劲和韧劲,以“提头来见”的勇气和锐气,奋力开创新局面。 没有地方会比黎塘镇更加知道铁路枢纽的价值。 “老火车站早没人去了,从广州方向过来的普快每天就一班,而高铁有10班。”面包车司机老梁对高铁时刻表倒背如流。平日里老梁经营一个小水泥厂,去年没赚着什么钱,逢春运就跑出来拉客,不论你用普通话、宾阳话还是自治区的壮语砍价,5公里的路他都一口咬死30元的高价。 最早的黎塘只是一片长满莲藕的水塘,但作为桂中南交通要道的黎塘,是东往广东、福建、江浙、上海,南下南宁、北海、钦州乃至东南亚,北上湖南、湖北,西往贵州、云南的必由之地。 新中国成立以后,铁路铺到了黎塘,火车站比南宁修得还要大。极其便利的交通使黎塘汇集了一批中央、省级企业。1980年代,黎塘率先发展成为广西“工业小龙”。 今天,黎塘镇仍贡献了宾阳县70%的工业产值,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“小康示范镇”。2013年,黎塘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10000元大关,而根据刚公布的数字,2015年,广西首府南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434元。 富起来的黎塘人生活殷实安逸,用当地人的话说,这里“月月有节日,一年喝到头”。几乎每天晚上,黎塘人都会呼朋唤友,寻一户人家喝酒打牌。仅需一个电话,各种夜宵吃食哪怕是炉火正旺的烤鱼,也会有人随即送上门来。为此,十几个啤酒品牌涌入了这个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、常住人口只有7万的小城。 不过,黎塘人在谈论家乡时,常常一边自豪,一边惋惜。一位接近黎塘镇政府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早年黎塘镇一度闹过“独立”,希望可以摆脱宾阳县,变为县级市。后来还试图成为南宁的一个区。 到了1990年代,随着柳州、贵港等地的发展,基础设施建设超过了黎塘,规模企业或衰落或搬走,黎塘步入了“失落的十年”。 如今高铁敲门,黎塘镇以及整个宾阳县的神经再次被撩拨了起来。在一份政府文件中,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采用了慷慨激昂的排比措辞,传递着把握机遇的决心:以“杀出一条血路”的气魄和担当,以“三步并作两步走”的干劲和韧劲,以“提头来见”的勇气和锐气,以“拼力跳起来摘桃子”的精神,奋力开创产业园区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的新局面。 黎塘工业园区由黎塘工业集中区和芦圩工业集中区于2012年整合而成,园内有华润、广西三维、华亨粉业等大企业入驻。 作为宾阳县本地人,黎塘工业园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严仲邦见证了家乡的起起伏伏,他曾眼睁睁看着过去不如宾阳县的贵县,撤县变市成为贵港,把宾阳远远抛在了后面。 “这是我们第二次机遇,之前落后十多年,现在醒过来了,说不定还能来次小高潮!”说到激动处,他不小心用手碰倒了茶杯,茶水洒了一地。 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刚与黎塘工业园签下了养殖方面的合作意向,工业园另一位副主任单松松把原因归结为高铁。“你像横县这些地方,基础设施比我们好,为什么正大对比之后还是选择了我们?”他说,“县里面有高铁的不太多。” 随着南柳城际铁路、南广高铁相继开通,黎塘到南宁、柳州、贵港半小时,北部湾1小时,广州、深圳、长沙3个小时,北京12小时。 高铁缩短的不止是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,还有“面子”。单松松对此的体会是,如今他不会再因为交通不便而错过大学同学聚会。 皮肤白净的单松松也是“坐火车过来的”,5年前,他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南下干部”。然而火车刚到桂林,他就亲身体会到了两广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——一个城市有地铁,另一个只有三轮“蹦蹦车”。
高铁小镇得到的和失去的
如果说火车打破了过去的封闭,新型生产方式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,使他们离开故土涌进沿海繁荣的工厂,如今的高铁正在弥合沿海与内地巨大的鸿沟。 过了这个春节,在黎塘一家铁路轨道制造公司当保安的胡大爷,不打算让儿子再去广东打工了。胡大爷保卫的企业赶上了高铁时代,成了全国三大铁路轨道供应商之一,年产值4个多亿。去年,公司还接了阿根廷的生意,胡大爷冲着来厂里参观的外国人高喊“hello”。 不久前,为了犒劳员工,这家公司举办了一整天的年会,早上运动会,中午团餐,晚上表演节目。团餐地点就选在公司大楼前面的空地上,60桌员工坐得满满当当,公司请来的无人机记录下了领导们挨桌敬酒的时刻。 “我让他把广东的女朋友甩了。”胡大爷喝着酒,一心想让儿子也来这家公司工作。在车间里,工人能拿到四五千元的工资,甚至比广东一些地方还要高。 在刚刚公布的2015年度统计数据中,全国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城市分离的流动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。如果说火车打破了过去的封闭,新型生产方式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,使他们离开故土涌进沿海繁荣的工厂,如今的高铁正在弥合沿海与内地巨大的鸿沟。 在距离高铁5分钟车程的空地上,一座“高铁新城”正在崛起。镇政府本打算把办公楼搬过来,但是为了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,暂时停工搁置。但附近两处已经投资 在建的楼盘没办法退回去,其中一座正为春节开售做着最后的准备。 “我们特地设计了两个卫生间。”这座楼盘的销售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,她的老板曾是黎塘农民经纪人,靠铁路运输发家致富,如今高铁来了,老板决定再搏一次城镇化机遇,所以楼盘倡导的是一种高品质的城市生活。 如同台湾歌手罗大佑的老歌《鹿港小镇》中唱的,“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,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”。高铁带来了很多东西,同时也带走了很多。 南宁市机电技工学校一直是黎塘的骄傲,广西有二十多所技校,开在镇上的仅此一所。学校虽然不大,但是很有特色,专门针对电子类的制造业培训,每年大约有300名学生从这里毕业。整个黎塘有3所中等教育学校,年可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0多人。一到年尾,珠三角顶尖的欧美和日资企业就会来学校抢人,来晚就没有了。 “对我们来说开通高铁是不利的。”负责招生的李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开通高铁后27分钟就到南宁了,而南宁有更大的学校,“如果是我的小孩肯定是会让他去大城市读书的,没必要一直待在这里。教学内容都是这样,到南宁市可以见大世面。” 技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宾阳县,过去每年初中毕业接近2万人,读高中的占到60%,剩下一部分去南宁,技校捡漏。可是这两年招生越来越艰难。“喝酒最多就是5、6月份。”李老师印象深刻,因为一到那个时候,就要去初三班级抢人,“校长、班主任会问,想要来招学生吗?是。一个人头一杯。” 有酒喝的日子是值得怀念的。国家认可这所技校,每招一个学生,就有一笔补贴。“高铁把学生带走我们就没钱了。”李老师有点无奈,学校的主管部门劳动人力社会保障局正考虑把技校“嫁出去”,找一所大校来合并,“人口萎缩啦,招不到人了。”
|